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勢在必行
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初引入ISO9001認證,目前已超過40萬家企業獲得認證,證書數量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為廣大企業增強質量意識、普及質量管理知識、培養質量管理人才、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做出了重要貢獻。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2012年在中國的調查結果顯示,98%的獲證企業認為通過ISO9001認證得到了顯著的好處,是“值得”或“非常值得”的。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向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ISO9001標準換版為契機、加快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升級,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高水平、更加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更好地滿足提質升級轉型發展需求。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版”,不是指簡單的標準換版工作,而是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制度的系統性升級,帶動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面升級,引導全員、全社會、全方位、全過程參與質量管理,讓各相關方(包括企業、消費者、供應鏈等)從質量提升中受益。具體內容包括:
引入分級認證模式,體現管理水平的差異化
引導企業靈活運用卓越績效、六西格瑪、精益管理等多種質量管理方法,將質量管理與質量績效緊密結合,探索建立分級認證制度,推動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不同級別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認證樹立質量管理標桿企業,并使不同管理水平的企業都樹立清晰的質量管理“晉級”目標。
開展行業特色認證,滿足行業特定需求
針對不同行業的生產工藝、管理模式及市場需求,推動企業、認證機構、上下游供應鏈及相關各方在ISO9001基礎上開發建立體現本行業特點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認證制度,使之更加契合不同行業的質量管理特定需求,如“A+B”模式或“AB融合”模式。國際上針對汽車行業的TS16949認證就是AB融合模式。
整合多個管理體系,提升綜合管理效能
引導企業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融入環境、職業健康、創新等其他管理體系要求,建立一體化的整合管理體系;探索開展“多項目合并審核”、“一站式服務”的整合管理體系認證,通過整合認證項目、優化認證程序、創新認證方法,減輕企業認證負擔,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
提供質量診斷增值服務,滿足企業多層次質量需求
利用認證機構的專業優勢,如多年積累的質量數據資源和經驗豐富的專業審核員,在認證過程中為企業進行質量診斷,不僅出具認證證書,還出具質量診斷報告,幫助企業查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應用新技術變革傳統認證模式,優化質量管理工具
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和風險管理等新技術,對傳統的認證模式與方法進行變革,例如采用遠程審核、非現場的數據分析等方式,提高審核效率和評價精準度。
打造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升級版”,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是為質量提升行動提供了有力抓手,為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提供了可行路徑,有助于整體提高我國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二是帶動了質量管理方法、工具的創新發展,凸顯了認證認可、標準化等質量技術基礎的作用,是質檢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質檢管理改革創新的成果體現。
三是有助于提升我國在國際質量管理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在國際上提供了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一整套質量提升優良實踐方案,為后續制定我國主導的認證模式和標準規則奠定了基礎,從而加快推進認證認可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