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質量管理方面工作的人員都比較清楚五大工具,但它如何根據企業的實際運作來使用呢?本文就五大工具的一些說明來向各位質量人員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國際汽車行動組織為了推動
TS16949標準的理解和運用,專門出版了五大核心工的使用指南,以此來推動五大工具的應用和推廣。
下面對五大工具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1、統計過程控制(SPC)
SPC是一種制造控制方法,是將制造中的控制項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數據,通過過程能力的分析與過程標準化,發掘過程中的異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過程恢復正常的方法。
實施SPC的目的:
(1)對過程做出可靠的評估;
(2)確定過程的統計控制界限,判斷過程是否失控和過程是否有能力;
(3) 為過程提供一個早期報警系統,及時監控過程的情況以防止廢品的發生;
(4)減少對常規檢驗的依賴性,定時的觀察以及系統的測量方法替代了大量的檢測和驗證工作。
2、測量系統分析(MSA)
測量系統分析(MSA)是對每個零件能夠重復讀數的測量系統進行分析,評定測量系統的質量,判斷測量系統產生的數據可接受性。
實施MSA的目的:了解測量過程,確定在測量過程中的誤差總量,及評估用于生產和過程控制中的測量系統的充分性。MSA促進了解和改進(減少變差)。
3、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
潛在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作為一種策劃用作預防措施工具,其目的是發現、評價產品、過程中潛在的失效及其后果;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并不斷地完善。
實施FMEA的目的:
(1) 能夠容易、低成本地對產品或過程進行修改,從而減輕事后修改的危機。
(2) 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這些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
4、產品質量前期策劃(APQP)
APQP是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產品滿足顧客要求所需步驟的結構化方法。
APQP的功能:為滿足產品、項目或合同規定,在新產品投入以前,用來確定和制定確保生產某具體產品或系列產品使客戶滿意所采取的一種結構化過程的方法。為制訂產品質量計劃提供指南,以支持顧客滿意的產品或服務的開發。
5、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
生產件批準程序為一種實用技術,其目的是在第一批產品發運前,通過產品核準承認的手續,驗證由生產工裝和過程制造出來的產品符合技術要求。
實施PPAP的目的:
(1)確定供方是否已經正確理解了顧客工程設計記錄和規范的所有要求。
(2)并且在執行所要求的生產節拍條件下的實際生產過程中,具有持續滿足這些要求的潛能。
通過五大工具的使用,會大大降低失效,幫助企業更好的管理日常工作。